Beta 的「La Feria de Abril 四月春會」佛朗明哥表演觀後感

表演者:
舞者: Beta 陳雅惠
歌手: Isabel 
吉他手: 游柏彥
Cajon手:  弧菌
小提琴手: 汪汪
擊掌: Loli


時間 : 2010 / 4 / 11 (Sun.) 19:00~21:00 h
地點 :台北市議會禮堂 


抱歉如果各位讀者沒接觸過佛朗明哥, 想要稍微瞭解一下這些詞彙,可以直接在影音網站、搜尋網站,搜尋「flamenco tango」、「flamenco guajira」之類的關鍵字,所謂文不如表、表不如圖、圖不如 youtube。



前半場學生發表,是都跳得不錯,但是跟下半場 Beta 的表演比起來,當然就變得沒什麼好講…
有一點很奇怪的是,每段舞的節目介紹,是透過投影機把電腦投影檔打在大布幕上,可是舞者出來跳的時候沒人去把投影機關掉,影像就花花的打在舞者的臉跟身體上。
我當時想,那這樣的節目介紹,還不如直接用講的就好……跳了大半場之後,終於有人想到要在舞者出場的時候,用張厚紙板把投影機檔一下了。

技術小問題再次變得很重要。



後半場就是 Beta 獨秀五支舞,Tango, Solea, Guajira, Farruca(!), Alegria。
中間穿插辛苦的歌手跟樂手,讓 Beta 可以換衣服。
她的標題是「Beta 跟她的音樂團隊」,而看起來,的確她編舞時,是有在音樂方面下功夫的。


Tango 噹歌調:
服裝很有趣,是時裝。寬筒牛仔褲、白色長袖襯衫、小背心、亮晶晶星星的腰帶,就是她下課時候會穿的衣服,我記得在某教室看過她這樣穿。
(我以為的)Tango 就是,一小段一小段歌詞,兩段歌詞中間留時間給舞者秀炫技,一段歌詞中間也留小空間,讓舞者跟歌手吉他互相呼應跟玩。
Beta 似乎很適合、或很喜歡跳 Tango 這種曲式,感覺有「整個人融在音樂裡面」並且也「把觀眾帶到音樂跟舞裡面」的感覺。


Solea 孤調:
這段很棒!
三四個慢的節拍小段把舞者送上台之後,突然音樂猛然加快(而不是分段加快)來了一段超快的踩腳(escobilla)。
讓正在想「喔,沈悶無趣的 Solea,我要睡了,等跳到熱鬧的 Buleria 段再叫我」的觀眾(例如我),就被嚇醒了。
我想到國內某 flamenco 歌手每次在現場表演時,都說要「一支舞拉高情緒,一支舞壓低情緒,這樣大家才不會無聊」, Beta 跟樂手們在這同一支 Solea 裡面,就分段做了這件事情了。
1.歌手唱兩句,讓大家醞釀情緒。
2.樂手跟舞者大家突然一起抓狂,讓舞者猛踩腳(escobilla )。
3.吉他旋律(falseta) ,Beta 做類似 silencio 的安靜柔美動作。

我在想可以這樣很輕鬆的「突然變速」而不是慢慢加快,是怎麼做到的。大概是練習很久,加上舞者本身節奏感也不輸樂手吧。


Guajira 古巴村姑調
Beta 跳的 Guajira 比(我淺薄眼界看過的國內)其他舞者的 Alegrias 還要更「俐落」「歡快」很多。
同樣是村姑調,其他人可能是個柔美派、或嬌艷派的村姑,而 Beta 是個讓我不知道她在樂什麼的開朗村姑。( Alegria + Guajira = Alejira?)
如果說照著某老師說過的,跳舞的時候都要「想一個故事,把自己放在裡面跳」,那 Beta 跳 Guajira 的時候,好像想的就是明年要跟摯愛結婚了,扇子丟出車門時都不會感傷流淚的。


Farruca 異鄉人調
Farruca 是屬於男舞者的曲式,因為台灣 flamenco 女性比男性多太多,我總是很好奇不同女舞者如何表現。
我第一次看 Beta 跳這個,她的踩腳跟轉圈本來就很俐落,身高也高。
就算跟其他男舞者放在一起比 Farruca,讓觀眾去選哪個跳得有 Farruca 的幽雅帥氣,可能也不會輸。


Alegria 歡愉調
使用了長尾裙,木板的灰塵太多了是個敗筆,在燈光下灰塵被裙子打飛得很明顯,木板使用前要記得先洗掉灰塵…
這段只讓我覺得中規中矩:很漂亮,然後就沒了。可能我這男的,終究無法親身體會長尾裙的感動吧。


心得感想:
就是,Beta 跟樂手們演得很好,但是跟她上一場表演比起來,票房真是差到我下巴掉下來啊!
我自己的猜想是,因為她選到週日晚上,又遇到別的 flamenco 教室舞團週末辦活動。
每次 flamenco表演現場,看來看去就是同一批觀眾,到最後大家都可以在現場聯誼了。
加上她的表演日期因為種種因素延後過,觀眾多少受到影響。

但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:缺乏行銷計畫。
跟所有其他表演一樣,「訊息的傳遞跟發佈」幾乎只靠圈內人的口耳相傳,還有 blog 跟 facebook 的發佈。
而產品/表演定位不明確,把專業級的表演、跟學生的成果發表會混在一起辦,甚至還混雜了 party形式的「La Feria de Abril 春會」,可能是很糟糕的行銷錯誤「定位不明」,潛在的觀眾會懷疑,她們付出票價換來的表演內容是否值得。(如果只是跳跳春會的 Sevillanas,那大家在公園放音樂自己跳跳就好啦…)

雖然說好的表演者、藝術家,幾乎不可能會是好的行銷經營人才,(因為如果她們是,那她們就會變成一種叫做「老闆」的生物,然後跑去開公司。)而票房是否賣座其實不真的關旁人的事。
不過想像這問題可能的解法,本身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。

例如,也許 flamenco 這樣的表演,大部分時間就真的適合「小酒館 tablao」形式?
因為大部分時間不會是踢踏舞那種群舞,也不會像是「歌劇魅影」那樣需要在舞台上裝特殊的道具。
而小酒館可以像電影院那樣「如果票房開始變差,就換節目」,把風險控制在比較小的範圍之內。觀眾也可以更近距離的看到表演,大概除了表演者要重複表演好幾次,自己會煩之外,其他都還不錯。

或許另一個可能就是,真的生一個「行銷計畫」出來。
不做大公司 .com 類型的狂買廣告,至少可以做個 .org 類型的、Web 2.0 式、集合眾人之力、積沙成塔的,用趣味跟巧思來彌補經費跟經驗的不足。
不過實際上要怎麼做,ㄟ……我不是行銷人,我不知道。也許在表演之前幾個月,就先招募親朋好友跟志願者,約一天吃飯聊天順便腦力激盪,當作自己是在「開公司、做生意、賣東西」吧。

然後這群整天腦力激盪的親友,整天都在做這種小劇場小舞台行銷,有一天真的摸成專家,就跑去開這種經紀公司,也說不定………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a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